当前位置:首页 > 江城要闻 > 乡镇动态
农民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信息
发布时间:2017-09-07 20:21   来源:街津口乡

在上级领导部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精心组织,认真落实,进一步加强我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批量转移和有序流动,推进我乡农村小康建设。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抓牢抓实。通过普及就业意识,培养就业能力,提供就业扶持,完善就业服务,为全乡广大农村青年创业和就业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责任明确,高度重视农民外出务工工作。

开展系列服务活动促进就业。为村民提供就业指导、就业信息、就业培训,由乡包村工作队员深入村屯分发宣传资料,面对面把外出务工的注意事项及外出的方式方法传达到农户家中。我们还注意发挥乡直有关单位的职能作用统一筹划,统一部署,同时进行。

二、明确思路,把握重点,推动农民外出务工工作的全面开展。

动员和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对乡党委和政府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牵涉面广,头绪繁杂。因此,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成立街津口赫哲族乡农民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我乡劳动保障机构,使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为我乡全面了解和掌握我乡农民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摸清农民就业底细,更好地引导农民进入劳动力市场,实现农民创业就业,加快农民增收的步伐,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农民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任务。

二是在就业观念更新上加大力度。宅土重迁、怕苦畏难、得过且过、贪图安逸、怕冒风险的小农经济意识,是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的最大障碍,要使得工作有进展,必须下大力气转变农村青年保守、落后和消极封闭的思想观念。针对这一情况,乡政府就成立了由乡农民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宣传咨询队,深入村屯开展巡回咨询活动,把市里有关农民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方针政策及就业信息带到村屯,解除农民的顾虑与疑惑,接受现场报名。通过巡回咨询活动来激发农民外出务工的热情和愿望,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通过诚实劳动、艰苦创业达到致富成才的目的。

三是在农民工培训上加大力度。帮助农民,特别是青年,提高职业技能是解决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的治本之策。目前我乡农民一般都有文化层次低、职业技能弱、就业竞争力差等方面的不足,乡政府下大力气抓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还积极依托劳动、就业部门的培训机构,加强对农民,特别是初高中毕业回来的而未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青年进行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以此来提高农民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农民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是在了解传送劳动力市场信息上加大力度。目前许多企业有大量的用工岗位招不到工人,又有许多青年愿意外出却找不到工作岗位,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的实效性、真实性很差,本乡农民的年龄构成、技能特长不能实现有效对接,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五是在宣传法制法规政策上加大力度。目前农村青年对政府出台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许多优惠政策了解不够。许多政策很难落实到位。不能取得应有的成就,从而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外务工的农民由于对劳动法律法规知之不多,不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一些农民外出务工碰壁回乡,心灰意冷,对农民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造成负面影响,造成一部分农民把外出务工作为一种迫于无奈的选择,从而影响了外出务工的积极性。我乡在进行培训过程中把宣讲有关法规政策作为重要内容来抓。

目前全乡劳动力共计有1995人,创业人员290人,带动农民就业人数573人,新增一个农民创业典型,创建农民创业园区一个,农民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在稳定玉米、大豆生产基础上,围绕黑果花楸、蓝靛果等经济林果,牡丹、玫瑰等经济作物,人参、中草药等药材,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同时,加强订单农业、互联网+农业的经营方式,确保农民调结构、稳增长。

二、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拟建山产品加工储藏车间1处,在街津口乡渔业村建场房1栋,面积 500平方米,购置加工设备,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用于木耳、榛子、山葡萄等山产品加工及保鲜储藏。预计项目总投资14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生产系统设备与器材购置及安装工程40万元,预计带动渔业村2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拟通过招商在卫华村新建太阳能蔬菜大棚200栋(每栋1000平方米,目前正在洽谈中)。拟建保鲜储藏库1个,在卫明村选址建设地上办公车间200平方米,地下储藏车间400平方米,购置制冷设备1台,用于山野菜、蔬菜保鲜储藏。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在去年土地流转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卫明村土地流转的整村推进。以绿农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土地种植面积增加到16000亩。计划申请项目资金478万元,在绿农有机合作社建成300吨玉米烘干塔1个,并完善附属设施。渔业村2015年成立裕民绿色大豆种植合作社,今年争取流转土地达10000亩,重点扶持以经营绿色高质农业为主,促进我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卫国村、卫星村牛羊自发养殖已发展到一定规模,目前乡里正在依托养殖合作社,积极编制项目,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达到规模化养殖。促使村内牲畜出村集中管理,以保证村内环境卫生的整洁和饮用水的质量。同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结合我乡实际,推动以“两牛一猪”为主的养殖业发展建设。

四、合理发展休闲和观光农业。依托我乡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宜居小镇的有利契机,全面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乌热肯葡萄园前期建设的基础上,计划引进精深加工生产线,力争建设成集生产、加工、储存、销售一条龙的浆果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实现街津口乡特色种植产业化,促进农业观光旅游大发展。针对渔业村、农业村土地实际情况,发挥现有农机合作社职能,实现大黑里、小黑里区域内土地流转,力争达到1万亩,以绿色种植为主,推广生态绿色农业。

同江市人民政府主办

同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同江市融媒体中心建设运营(版权所有)

黑ICP备08100356号-1

网站标识码:23088100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