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政协提案
关于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6-09 10:40   来源:政府办公室

于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案的答复

 

赵清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目前,我市已围绕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教育载体优化、家庭与环境协同等方面,全面推进相关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具体落实情况反馈如下:

一、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夯实师资保障

针对师资短缺问题,我积极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在政策激励层面,增设乡镇教师专项津贴,为到乡镇学校执教的心理健康教师每月提供300-1000元不等的乡镇补贴同时落实编制保障,并且在职称评聘上给予倾斜。截至目前,全市心理健康教师专兼职总数已达66名。

为提升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我市定期组织全市教师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技巧、师生沟通艺术等多个方面,培训形式丰富多样,包括专家讲座、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等。通过培训,教师们不仅掌握了基础的心理健康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培训覆盖率达100%

全市中小学已建成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及接待室共32间。每间心理辅导室面积均达到20平方米以上,配备了沙发、绿植等,营造温馨的咨询环境。同时,配备了智能心理测评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科学的测评量表,快速、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配备了团体辅导设备,如心理沙盘、欧卡、龙卡等,可满足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需求,形成硬件+软件双轮驱动的教育保障体系。

二、创新心理教育载体,提升育人实效

积极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教学。例如,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结合课程内容开展心理健康主题讨论,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面对挫折等。同时,鼓励教师开发具有学科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月系列活动。主题月期间,组织校园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如心理手抄报比赛、心理漫画展、心理知识竞赛等,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激发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此外,还组织户外素质拓展活动,通过团队合作游戏、挑战任务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针对重点学生群体,建立一生一档心理成长档案。档案详细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心理测评结果、日常行为表现以及心理咨询和干预情况等。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定期对档案进行分析评估,对于心理波动较大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及时进行干预。干预方式包括一对一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家校联合干预等,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筑牢根基。

三、深化协同育人机制,优化成长环境

通过优化校园文化,全市中小学完成文化环境升级。在校园环境布置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元素,打造心理健康主题文化长廊,展示心理健康知识、名人名言、学生优秀心理作品等;在班级环境营造方面,鼓励各班创建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角,放置心理健康书籍、学生心理感悟卡片等。同时,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中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心理。

创新开展家校共育开放日”“家长心理课堂等活动。家校共育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学校,参与课堂教学、观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心理状况;家长心理课堂定期邀请心理学专家、优秀教师为家长授课,内容涵盖亲子沟通技巧、家庭教育方法、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等。线上线下开展亲子关系、情绪管理等专题讲座,有效提升了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和心理健康意识。

同时,深化红色教育、传统美德宣讲等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传承传统美德,争做时代新人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接受爱国、爱家乡的精神洗礼。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有效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为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

特此函复。

同江市人民政府主办

同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同江市融媒体中心建设运营(版权所有)

黑ICP备08100356号-1

网站标识码:23088100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