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同江市组织开展“家乡研学”活动。来自乐业镇的百余位村民走出村庄,走进家乡的新地标、老遗址,在触摸城市肌理中感知发展脉动,在回溯文化根脉中厚植乡土深情。
在同江市三江口赫哲族博物馆,村民们簇拥在"非遗活化"展区前,饶有兴致地观赏着精美的鱼皮服饰和古朴的桦树皮器皿,讲解员生动讲述着赫哲族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存智慧,不少人举起手机,将古老的渔猎工具定格在镜头中。移步至不远处的梦想稻田文化公园,另一番景象同样引人入胜。村民们乘坐观光小火车穿行于碧绿的稻浪间,车窗外的稻田艺术令人惊叹,用彩色稻穗精心勾勒的"哪吒"形象栩栩如生,引得众人纷纷拍照留念。在公园中央,巨型稻草编织的草帽雕塑成为最受欢迎的打卡点,欢笑声此起彼伏,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交融。
这份对自然与文化的探寻,在咫尺之遥的三江口国家湿地公园得到更深延续。走进同江市三江口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中心,村民们被湿地生态沙盘吸引,展厅里的候鸟标本栩栩如生,孩子们隔着玻璃仔细观看,老人们则认真阅读着湿地保护的科普展板,不时点头感慨。
在同江市拉哈苏苏海关旧址博物馆,泛黄的报关单、古老的打字机、斑驳的铁轨,记录着同江作为边境口岸的繁忙过往。村民们看着老照片里的简陋码头变成如今的现代化口岸,听讲解员讲从“肩扛手搬到集装箱运输”的故事,不禁感叹家乡发展的日新月异。大家还来到同江市沿江公园的游船码头,登上游船,欣赏两岸风光。
这场研学,让“家乡”从日常的柴米油盐,变成了有文化、有风景、有未来的鲜活符号。当村民们带着满满的骄傲回到村里,同江的故事,也就有了最朴实、最动人的传播力量。下一步,同江市将持续举办更多类似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同江、爱上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