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城要闻 > 部门动态
【乡村振兴新动力】黑土地长出的"黄金方程式"
发布时间:2025-08-22 09:06   来源:专题专栏

同江市聚焦鲜食玉米产业精耕细作,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让黑土地孕育的“金穗子”变身富民增收的 “黄金产业”。这不仅让数万农民捧起“金饭碗”,更成了农业现代化转型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走进街津口赫哲族乡的绿农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宽敞的场院里,几十名村民正围坐一起,手法娴熟地剥开翠绿的苞叶,金灿灿的玉米穗便脱去“外衣”,露出饱满晶莹的籽粒,没多久,身旁的筐篓就堆起了小山。欢声笑语中,剥好的玉米被迅速送入清洗车间。

加工车间内,现代化生产线正全速运转,工人们身着统一工装,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经过喷淋清洗、严格分拣、高温蒸煮、真空包装等多道工序,这些带着黑土清香的玉米被锁住鲜甜,穿上“新衣”,即将销往全国各地。

生产线上流动着的,不仅是金黄饱满的玉米,更是乡村振兴源源不断的希望。在生产旺季,这里每日可吸纳超过百名村民就近就业,人均日收入达到150至200元。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让村民挣钱、顾家“两不误”,增收之路越走越稳,好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除了加工自产玉米,合作社还充分发挥产能优势,为周边乡镇提供代加工服务。这一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设备利用率,更带动了周边村镇共同发展,形成了区域联动、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走进向阳镇同富村鲜食玉米采摘基地,一望无际的玉米田宛如一幅巨大的绿色画卷,在肥沃的黑土地上铺展开来。翠绿的玉米植株间,颗粒饱满的鲜食玉米穗随风轻轻摇曳。村民们穿梭于田间,熟练地进行采摘、装车和运输作业,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繁忙景象,空气里浸润着沁人心脾的玉米清甜。

刘彬脸上洋溢的笑容,正是同富村众多村民共同收获幸福与希望的缩影。这片热土上的鲜食玉米产业能一步步发展壮大,背后凝聚着村集体带领群众找准路子、务实奋进的生动实践。村集体不仅引进了先进种植技术和优质品种,从源头上保障了玉米的优良品质,还积极对接企业、拓展多元销售渠道,持续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真正让“小玉米”成为富民兴村的“大产业”。

从一粒玉米的“出圈”到整个农业产业的“蝶变”,同江市不仅蹚出了一条富民强市的特色之路,更为全国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当黑土地上的产业持续焕发活力,它所承载的,不仅是丰收的喜悦,更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

监 制:桑  树

审    核:于  滢  

编    辑:李思茹

同江市人民政府主办

同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同江市融媒体中心建设运营(版权所有)

黑ICP备08100356号-1

网站标识码:23088100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