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同江市持续优化国际营商环境,畅通跨境贸易通道,提升口岸服务效能,实现了铁路口岸累计货运量突破1200万吨,今年上半年,进出口贸易额达32.28亿元,进出口商品种类由7种增至13种,推动口岸经济迈向更高质量、更宽领域发展。
8月22日晚,一列满载铜精粉的货运列车,沿着同江中俄黑龙江铁路大桥平稳穿行后,缓缓驶入同江铁路口岸的换装站场。海关工作人员登上一节节车厢,对这批进口铜精粉展开了细致入微的现场检查作业。他们依托专业查验设备,对进口铜精粉实施放射性物质检测、夹藏物品排查等多项检查,并按照严格的操作规程完成取样送检。值得一提的是,铜精粉的顺利进口,离不开同江口岸检测能力的重大突破——以往受限于检测能力,此类商品无法直接快速通关。而同江海关通过向上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系统升级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建成功能完备的海关综合实验室,率先在全省口岸中具备铜精粉检测能力,从而成功突破瓶颈。
现场取样工作完成后,样品被迅速送至同江海关综合实验室。在实验室内,样品经过规范的前处理程序后,进入精密仪器分析环节。据了解,同江海关持续聚焦区域重点进出口商品的检测需求,积极强化技术资质与检测能力建设。通过不断提升实验室检测水平,显著提升了进口矿产品的检验效率。
这次进口货物是同江口岸首次进口铜精粉,在进口货物品类上实现了新突破。近年来,同江口岸向上争取政策支持,不断拓展口岸功能,推动首批药材、冰激凌、肉类罐头等货物成功入关,实现从单一大宗向多元特色新品的跨越。这些“第一次”进口的背后,是同江持续强化口岸能力建设、优化国际营商环境的成果。特别是在企业开办、通关便利化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在今年5月,同江市创新推出“统一办企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为俄罗斯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跨境商事登记服务,“入境+办照”40分钟便能完成。
同江市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护航跨境贸易高效畅通,商务和口岸部门主动靠前服务,推行“上门服务”机制,深入企业摸排实情,让惠企举措直抵经营末梢。与此同时,口岸设立24小时投诉专线,实现企业诉求全程跟踪、高效解决。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为跨境贸易畅通提供坚实保障。
营商环境优化的红利,不仅吸引了外商投资,更助推本土企业扬帆出海。利健进出口、鹤翔经贸等企业成功在俄罗斯设立分公司,跨境产业协同持续深化。同江市为在俄发展的企业家提供全方位支持,通过搭建跨境平台、强化政策对接,为企业解决跨国难题,让“走出去”底气更足。如今,越来越多的在外企业家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与力量。
跨境贸易便利化政策持续发力,“边互通”平台实现边民互市“一键申报”,极大简化了申报流程;跨境电商(9610模式)依托智能分拣技术,实现“秒级放行”,通关效率显著提升;成立国际贸易专班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供“全周期”服务支持,这些举措为同江外贸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铜精粉的高效通关,到互市贸易和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同江口岸正不断拓展其开放的深度与广度。同江在国际化营商环境的进程中步履不停,将“需求清单”转化为“服务清单”,推动跨境贸易的“流量”加速蜕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量”,为构筑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监 制:桑 树
审 核:于 滢
编 辑:李思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