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整地,冬谋划。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正悄然重塑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同江市,这一转变通过合作社统一托管、土地“化零为整”得以实现,不仅促成了增产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双赢,更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江实践”。
走进青河镇东宏村玉米示范田,收割后的田野已进入秋整地阶段。拖拉机牵引着翻转犁具沉稳推进,所过之处,黑土成行翻起,粉碎的玉米秸秆被同步埋入土壤。新翻开的黝黑地块与覆盖着玉米秸秆的金黄地块界限清晰,在广袤田野上划出整齐而分明的线条。
这片今日整齐划一的示范田,曾因地块零散、机械薄弱,面临秋整地深度不一、秸秆焚烧浪费的困境。为破解这一难题,东宏村村民王彦朋与朋友组建合作社,挨家挨户做工作,向村民描绘集中连片、标准化作业的前景。在他的推动下,同江市众益大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统一经营模式应运而生。农户们陆续将土地委托给合作社,由专业团队实施从种到收的全程标准化管理,这片昔日零散的土地,如今已成为同江市现代农业的示范窗口。在合作社的规模化经营下,大型农机得以施展拳脚,不仅实现了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更通过精准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手段,让农业生产步入标准化、智能化的新阶段。
随着秋整地工作接近尾声,广袤的黑土地即将进入越冬休眠期,然而合作社的生产节奏并未放缓。在合作社的办公室内,一场关于明年生产计划的讨论正在热烈进行,种植结构如何优化、品种怎样更新、产销如何对接,这些议题都在认真研讨之中。这些关乎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都被摆上桌面,进行着认真细致的研讨。
室外,新翻的黑土地在冬日阳光下静静积蓄力量;室内,关于丰收的新蓝图正在精心绘制。在青河镇这片充满希望的黑土地上,规模化经营正悄然改变着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也重塑着农民的生活轨迹。
同江市正以规模化经营为笔,在黑土地上描绘着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画卷。这片沉睡越冬的黑土地,正积蓄着春天最蓬勃的力量,等待着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征程中,续写更加灿烂的丰收篇章。







